来自于浩宇科技信息安全方面的年轻专家立即接过话茬,说道:“孙教授的担忧很有必要。
我们团队正在开发量子加密与生物特征双重认证系统,每个操作员的神经信号都是独一无二的密钥,即使敌方截取数据,没有生物特征匹配也无法解码。
同时,系统还设置了自主熔断机制,一旦检测到异常入侵,能在0.1秒内切断所有神经接驳。”
“但战术革新不能只停留在技术层面。”
陈老开口将众人的注意力拉回现实,说道:“人机融合将改变战场决策模式,指挥官的角色会从战术执行者转变为战略规划者。
未来的海战,拼的不仅是装备,更是对新作战理念的理解和运用。”
海军方面的领导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陈老说得对。过去我们花大量时间训练编队协同,未来或许要着重培养指挥官的战略直觉和ai协同能力。
但这里面还有个伦理问题——当ai推荐的战术方案与人类指挥官的判断冲突时,该听谁的?”
听到这个问题,会场内先是安静了一会儿,随即大家纷纷点头的同时也都皱眉思索和小声讨论起来。
会场里此起彼伏的私语声逐渐汇聚成热烈的讨论。
研究军事伦理的林教授率先打破沉默,发言道:“这个问题触及了人机融合的核心矛盾。我认为决策权必须牢牢掌握在人类手中。
ai的算法再精密,也无法替代人类对战争伦理、政治后果的综合考量。
设想一下,如果ai为追求战术最优,建议对平民区进行无差别打击,难道我们要默许机器突破道德底线吗?”
“但完全否定ai的决策价值是否太过保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