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读书

第131章 洛阳佳人倚窗雨望

西风卷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微信读书wexindush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湘地的土地大多都是黄土地。尤其是靠近山脉下的,更是坚硬而少肥。若非这里临着湘江,还有些许的水湿润着,就是那些靠近河岸的田地,只怕肥力也够不到水稻的需求。霍辰在视察了湘江边的水田之后,便和程昱等人回去了。因为他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农业一直是中国古代的重中之重,从封建社会实行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就可以看出来。农业的发展,对整个中国古代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表现在政策上,更表现在需求上。所以,改良土地,改进耕作工具,则是提高农业产量的必要条件。

耕作工具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铁农具了。铁农具的使用和推广,也逐步形成了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汉武帝时,“冶铁煮盐”收归官办,民间铁具一度下降。有铁具耕作的农民也随之大幅度的减少。不过值得欣慰的一点就是,耕作技术的成熟,从之前三牛两人犁田的方式,到东汉初已经简化为两牛一人的犁田方式了。不过,那个时候牛是非常昂贵的牲畜。普通人家很难有一头耕牛。这就导致许多底层的百姓是没有土地的。

这样的农业情形一直持续到魏晋南北朝才得以改变。但是就霍辰现在处的情况来看。尤其是经历了黄巾之乱,如今大汉王朝境内的大片土地都无人耕作,都开始沦为荒地。而湘江边靠近山脚下的土地,在此之前只播种过一次,已经是半荒地了。除了土壤自身的原因,没有合理的进行犁地翻土也是导致肥力下降的一个因素。

霍辰在回太守府的路上时。问了程昱几个问题。其中就有关于如今荆州地区的农民使用的耕作工作以及如今大汉王朝实施的田地制度是什么。得到的回答正如他所记得的那样……铁农具只有在地主家里才有,而牛耕更是地主垄断。普通老百姓由于没有铁农具,无法开垦其他的土地,也就无从“土地私有”说起。不过在此之前,曾有位“农业科学家”叫赵过的,对农业生产和耕作技术进行了改进。

其中包括隅犁和犁臂(铁)等耕作工具和二牛一人的耕作方式。其中对汉朝的土地耕作有不小影响的是他推广的“代田法”。这是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由于在同一地块上作物种植的田垅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在春季实行低作,有利于防风抗旱,在夏季实行高作,有利于排水防涝,特别是它具有垄沟互换,轮番利用的优点。可是到了东汉末年,由于地方纷乱,土地兼并严重,土地荒芜,农民没有耕种,这个耕作方法也随之淹没了。

“这代田制我听说过,但是一时也记不太清楚。你给我说说具体的内容是怎么做的?”霍辰回到太守府,坐下了便朝程昱问道。

“这是武帝时期赵过推广的一种耕作方式。由于在同一地块上作物种植的田垅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但是他是出于适应北方旱地而出的。对我荆州地区的土地倒是没有多大的帮助。倒是他发明的隅犁和犁臂等开垦荒地的工具倒是在全国各地都得到了不少的用处。不过如今我大汉地区纷乱,土地兼并严重,土地荒芜,这个制度早就没人用了。比起主公如今在荆州实施的这个有利百姓的‘分田’制度比起来,那时差之甚远。”程昱缓缓答道。

“这个倒是和我在了解到的差不多。”霍辰闻言淡淡一笑,“我这个制度,其实也有很多没有具体完善的。只是暂时因时所需而这么做。我想以后若是咱们的地盘扩展开了。还需要找专业人士好好的研究一下。”

霍辰说的不错,他如今在荆州实行的‘分田’制度,其实是从南北朝时的“均田制”里得到启发的。“均田制”最早始北魏孝文帝实施的一项土地制度,即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所以从内容上看,霍辰在荆州实施的制度还是和这个‘均田制’有很大区别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不可以离婚》《仙子,逼我吃软饭是吧》《红楼之平阳赋》《满级老祖在人间》《谁教你这么御兽的》《大道之上》【绝境黑夜小说网】《精灵世界的心灵大师》《高武纪元》《泰昌大明

新书推荐

大唐西域少年行淘宝大明大明之帝国再起汉室可兴汉家日月拉倒吧,朕的大秦都完了讲这些有啥用明末第一强藩无赖帝师猎明从来没有的帝国重生明末当皇帝五代十国一儒生明风万里异域人生重生西亚之亿万富翁三流书童晋枭大国崛起1857纪元1701大明小官人大汉昌邑王宣和画卷乌衣天下贼三国非洲帝国明末龙腾回到明朝当太子娶个毛妹当老婆樱花下的血刀江东幼虎唐时归医入白蛇大唐国妖异域纵横记重生之朕即国家三国之帝统天下三国云飞扬宦海风流混在蜀汉当皇帝大明至圣